网线的判别方式
用眼看:
三类线的标识是“CAT3”,带宽10M,适用于十兆网基本已淘汰;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带宽100M,适用于百兆以下的网;**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E”,带宽155M,是主流产品;六类线的标识是“CAT6”,带宽250M,用于架设千兆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真正的5类线在线的塑料包皮上印刷的字符非常清晰、圆滑,基本上没有锯齿状。假货的字迹印刷质量较差,有的字体不清晰,有的呈严重锯齿状。
有手摸:
如果通过“看”的方式仍不能判别的话,可以进一步通过“摸”的方式来感觉真假5类/** 5类线在材料上的差别。真5类/**5类线质地比较软,这主要是为了适应不一样的网络环境需要,双绞线电缆中一般运用铜线做导线芯,比较软(因为有些网络环境可能需要网线进行小角度弯折,如果线材较硬就很容易造成断路。);而一些不法厂商在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在铜中添加了其他的金属元素,做出来的导线比较硬,不易弯曲,运用中容易产生断线。
用刀割
这一步只需用剪刀去掉一小截线外面的塑料包皮,使露出4对芯线。在这里我们还是通过 “看”的方式来进一步判别,真5类/**5类线4对芯线中白色的那条不应是纯白的,而是带有与之成对的那条芯线颜色的花白,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在制作水晶头时分别线对。而假货通常是纯白色的或者花色不显著。还有一点就是4对芯线的绕线密度,真5类/**5类线绕线密度适中,方向是逆时针。假线通常密度很小,方向也可能会是顺时针(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制作方面比较容易,这样生产成本也就小了。
用火烧:
你可以将双绞线放在高温环境中测验一下,看看在35℃至40℃时,网线外面的胶皮会不会变软,正品网线是不会变软的,就不一定了;还有真的网线外面的胶具有阻燃性,而有些则不具有阻燃性,不符合安全标准,购买时不妨试试。
网线水晶头有两种接法,一种是直连互联法,一种是交叉互联法。 交叉线的做法是:一头采用568A标准,一头采用568B标准。平行(直通)线的做法是:两头同为568A标准或568B标准。
操作方法
网线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交叉线,一种是平行(直通)线
交叉线的做法是:一头采用568A标准,一头采用568B标准
平行(直通)线的做法是:两头同为568A标准或568B标准,(一般用到的都是568B平行(直通)线的做法)
568A标准:白绿 绿 白橙 蓝 白蓝 橙 白棕 棕
568B标准:白橙 橙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步骤/方法
先来认识一下网线模块,这个就是装在家里网线插座后面的模块 ,左右两面,上面A、B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打线方式,任选一种即可。
1-3、2-6交叉接法。虽然双绞线有4对8条芯线,但实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4条,即水晶头的第1、*2和第3、*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
网线一端的*1脚连另一端的*3脚,网线一端的*2脚连另一头的*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这种排列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交叉线.例如,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100M接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网线制作规则。所谓100M接法,是指它能满足100M带宽的通讯速率。它的接法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固定的。具体是:
*1脚——橙白、*2脚——橙色、*3脚——绿白、*4脚——蓝色、*5脚——蓝白、*6脚——绿色、*7脚——棕白、*8脚——棕色,从中可以看出,网线的4对芯线并不全都是相邻排列,*1脚、*3脚、*5脚和*7脚包括2对芯线,但是顺序已错乱。
这种接线方法也是应用于集线器(交换机)与工作站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也就是“直连线”所应用的范围。
下面开始打线了,首先还是先把网线的外皮剥掉,这次可以剥得长点儿,便于后面打线。露出了四组双绞线:
将线分成左右两组,按照A或者B的方式把相应颜色的线卡在模块相应的位置:在打线之前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个打线的工具:这是打线工具的头,金属的一边(下图右边)是一个类似剪刀的头,可以剪掉多余的线头。
下面开始打线,用工具压住模块和线,用力压下去,将线卡在模块里面,并把多余的线头剪掉。
将其他的线都按照一样的方式打好
注意事项
如果连接的双方地位不对等的,则使用平行(直通)线,例如电脑连接到路由器或交换机
如果连接的两台设备是对等的,则使用交叉线,例如电脑连接到电脑
都接一样是可以的,因为一般网线用的只有1.2.3.6 其他就算没接通一样都是可以用的
“**五类"指的是**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和**五类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由多对双绞线和一个塑料外皮构成。五类是指国际电气工业协会为双绞线电缆定义的五种不同的质量级别。
网线按照链路速率的不同进行分类
双绞线常见的有3类线,5类线(100M)和**5类(155M),以及新的6类线(255M),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型号如下:
1)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
2)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3)三类线: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4)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T/100BASE-T。
5)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6)**五类线:**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7)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五类标准,适用于传输速率**1Gbps的应用。六类与**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较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链路的长度不能**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过100m。
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外层由铝铂包裹,以减小辐射,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辐射,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时要比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困难。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具有以下优点:
(1)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
(2)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
(3)将串扰减至小或加以消除;
(4)具有阻燃性;
(5)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适用于结构化综合布线。
在这两大类中又分100欧姆电缆,双体电缆,大对数电缆,150欧姆屏蔽电缆等。